主页 | 公司 | 产品与服务 | 联系我们  
 |  |  G&D  

 
GOODSIS.com

 

上一页

  虹吸池的深度由下式确定:

h =          y h+yh                        

         y -h -h                      (米)      (2-1)

式中    h —虹吸池深度,米;

y—冰铜比重,吨/3

y—熔渣比重,吨/3

h—炉内冰铜层的最小厚度,米,大型炉子在操作正常的条件下,炉内冰铜层的厚度一般为0.5~0.8米;

h—每放出一包冰铜(或每放一次冰铜)后炉内熔池液面下降的高度,米;

h—炉内渣层的最大厚度,米,一般为0.35~0.45米;

h—当炉内液面最低时仍可按正常速度放出一包冰铜所需的过剩压头,米,计算时可取h=h

    计算虹吸池的合理深度时,应按炉内冰铜层和渣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两种情况分别代入公式(2-1)进行校核计算,求出虹吸池放铜口的筑坝堵口操作会有困难。据目前的操作经验,虹吸池的最大冰铜面与最小冰铜面之差为0.2~0.3米时,虹吸放铜操作仍然可以正常进行。

虹吸池的合理尺寸,目前尚无详细的计算资料。国内工厂的实际数见表2-4

虹吸池应设有补充供热设备,以防在炉子操作不正常或热修时冰铜冻结。供热产生的烟气可从虹吸池顶部通过炉墙引入反射炉炉膛,亦可单独设一排烟管。

当采用虹吸放冰铜时,仍需留设2个洞眼放冰铜口,作为计划检修或事故停炉之用。

国内工厂铜熔炼反射炉虹吸放铜口结构参数表                      2-4

炉床

面积(米2

放冰铜量(吨/日)

熔池

深度(米)

每放一包冰铜炉内液面下降高度(毫米)

虹吸池液面最大深度(米)

虹吸池液面最小深度(米)

虹吸池尺寸(米)

虹吸口尺寸(毫米)

虹吸池中心线距后端墙外壁(米)

虹吸池冰铜放出口下沿距虹吸池底高度(米)

辅助洞眼放冰铜口个数(个)

210

550~600

0.95~1.15

~60

0.96

0.74

  2.23

  1.35

  1.01

  150

  330

6.505

0.74

2

270

500~550

0.9~1.2

~60

~1.0

0.77

  2.585

  1.790

  0.810

  150

  330

 

0.726

3

: 是生产现场的实测数字,由于熔池内有料堆及结块,液面波动量不能按熔池几何尺寸计算。

2.6. 放渣口

2.6.1.  精炼炉的扒渣门

   精炼反射炉扒渣门的大小,根据渣量多少及操作情况而定,一般为0.3×0.5~0.5×0.8米。其位置多设在炉子的后端墙上,也有少数设在炉子侧墙上的。渣口下沿应低于最大液面100~200毫米。

 2.6.2 熔炼反射炉的放渣口

   熔炼反射炉的放渣,通常采用自流方式。现在大型铜熔炼反射炉放渣口多设在炉子后部侧墙,其中心线距后端墙约3米左右。渣口为0.4×(0.7~0.9)米,渣口下沿低于液面0.3~0.5米。

2.7. 工作门

   周期作业反射炉的工作门用于加入块料、插入氧化吹风管、还原油管、进行氧化还原操作以及向炉内加入溶剂等,工作门的数量及位置视炉子大小而定。小炉子(30吨以下)炉门上设有窥视孔,大炉子炉门上设有风管油管插入孔(φ250~350)。

炉门的开启与关闭,有平衡锤人工控制、手动葫芦卷扬和电动卷扬等,也可采用气动装置。

     连续作业铜熔炼反射炉工作门为施工过程中筑炉材料的运送和工作人员进出之用,在炉子点火前即用与砖墙相同的耐火砖砌满。工作门一般设在熔池渣线以上的炉子侧墙上。大型铜熔炼反射炉也有利用转炉渣口进出而不另设工作门的。

上一页          下一页



 

上海科磊物资有限公司
上海市中山北路864号1805室 200070
TEL:+86-21-56553555 FAX:+86-21-56550345 
www.goodsis.com
 联络: 销售部  管理员
Copyright © 2001 科磊物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