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期作业的精炼反射炉与熔炼反射炉多采用砖砌反拱炉底,一般厚为700~900毫米。由下而上依次为:炉底铸铁板或钢板、石棉板(10~20毫米)、粘土砖(230~345毫米)、捣打料层(50~100毫米)以及最上层砌的镁砖或镁铝砖反拱(230~380毫米)。炉底反拱中心角视熔体比重和深度而定。熔体比重和深度大时,反拱中心角宜较大,如对熔池深1.3~1.4米的粗铅连续精炼炉,一般采用180°的反拱中心角。其他情况下多用20°~45°。 2.1.3 烧结整体炉底
烧结炉底一般由如下各层组成(由下而上),其总厚度一般为1100~1400毫米。
石棉板和石英砂(约50毫米);
保温砖层(厚115毫米);
粘土砖层(厚345~460毫米);
镁铝砖层(厚380毫米);
烧结层(厚200~350毫米)。镁铁烧结层的特点是致密坚实不易渗漏,使用寿命长。国内连续作业铜熔炼反射炉均采用此种材质。采用镁铁烧结层的炉底在生产中易产生炉结,使炉底上涨,需定期加铁块洗炉。 2.2
炉墙
熔炼反射炉的内墙多采用镁砖、镁铝砖砌筑。有些重要部位如铜熔炼反射炉的粉煤燃烧器附近及转炉渣口等,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均采用铬镁砖砌筑。熔点较低的金属的溶化炉可用黏土砖砌筑。外墙一般采用粘土砖。
铜熔炼反射炉熔池上部炉墙的厚度一般为460~690毫米。为延长炉墙寿命,熔池下部逐渐错台加厚(见图2-1之b),最厚处可达900~1290毫米,端墙下部厚达1000~1400毫米。熔池部分的炉墙外面一般设有炉墙护板。
对周期作业的炉子因炉温波动较大,为增加炉墙结构的稳定性,往往砌成弧形,避免炉墙向炉膛内倒塌。
为延长炉墙的使用寿命,可在熔池渣线一带的炉墙外面设置水套。 |
|